樓主
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2-6-6 12:22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5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趙慧林 通訊員 歐世彬 葉桂枝
2024年11月20日至25日,湖北省第十三屆黃鶴美育節(jié)在孝感盛大舉行。作為全省最高規(guī)格的中小學藝術教育盛會,第十三屆黃鶴美育節(jié)吸引了全省近8000名師生參與。曾都區(qū)五眼橋小學編鐘藝術團作為隨州代表,不僅在器樂專場展演中大放異彩,更以編鐘迎賓、開幕式樂舞等多重精彩呈現(xiàn),成為全場焦點。這背后,是該校黨支部以黨建引領藝術教育、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的生動實踐。
接到參演邀請后,擺在五眼橋小學面前的是一場嚴峻考驗:表演使用的編鐘編磬的龐大身軀、古箏二胡的脆弱琴弦、四十余名學生的外出管理,每一項挑戰(zhàn)都需要精密部署。尤其是編鐘作為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瑰寶,體積龐大、重量驚人,搬運和安裝都需要極高的專業(yè)性和團隊協(xié)作能力。
“必須把每個細節(jié)都考慮周全。”黨支部書記江波在動員會上強調。黨員干部迅速行動:副書記薛峻峰聯(lián)系專業(yè)物流公司,與技術人員反復研討編鐘拆卸方案;支部委員汪玲帶領藝教團隊對編鐘編磬逐一標號,確保“百分百還原”。這支由黨員組成的先鋒隊,將黨旗插在了藝術教育的“戰(zhàn)場”上。
11月15日,裝載編鐘的車隊啟程。江波坐鎮(zhèn)頭車,緊盯路況防止顛簸;抵達孝感保利國際大劇院后,卸貨區(qū)的斜坡成為“攔路虎”。黨員突擊隊分成兩組,一組用杠桿原理抬起包裝箱,另一組鋪設防滑鋼板,在江波的指揮下,編鐘安全落地。
組裝現(xiàn)場,藝教老師翁輔君化身“總指揮”,帶領團隊對照標號精準安裝。“每個音準都要與原始數(shù)據(jù)一致。”翁老師手持校音器,逐一調試編鐘音頻,確保千年禮樂之聲完美呈現(xiàn)。
為讓孩子們以最佳狀態(tài)參演,黨員教師們化身“全能守護者”:工會主席王春霞每天提前到場,為學生整理服裝、加油鼓勁;黨員教師們輪流值守,用熱水、零食和暖心話語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;更有教師主動擔任“攝影師”,實時向家長群發(fā)送現(xiàn)場照片,讓千里之外的父母安心,家長群里不斷閃爍著“感謝學校”“感謝老師”的消息。
11月20日,當與會領導緩緩步入迎賓大廳,純凈悅耳的編鐘聲傳來,余音裊裊。一曲由編鐘編磬合奏的《東方紅》噴薄而出,旋律悠揚,清脆洪亮,與會嘉賓被美妙的音樂所吸引,更被小小演奏者精湛的技藝所折服,紛紛駐足觀賞,陶醉其中。
開幕式上,編鐘樂舞以“翩若驚鴻”的舞姿驚艷全場,孩子們合著音樂節(jié)拍翩躚起舞,水袖輕揚,靈動飄逸;音樂廳內,原創(chuàng)器樂合奏《金色童年》以靈動的旋律展現(xiàn)孩子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。
三場演出,三次雷鳴般的掌聲,不僅是對藝術的肯定,更是對五眼橋小學黨建工作的認可。
“這次展演的成功,離不開黨員干部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。”江波在總結會上動情地說,“你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的初心和使命,為全校師生樹立了榜樣。”
此次美育盛典的精彩綻放,不僅彰顯了“黨建+美育”雙輪驅動模式的強大效能,更構建起“支部領航+黨員攻堅+家校共育”的藝術教育新生態(tài)。五眼橋小學黨支部這支平均黨齡16年的“文化先鋒隊”,以“紅色引擎”激活傳統(tǒng)藝術基因,用“匠心精神”打磨美育實踐課堂,憑“暖心護航”筑牢成長保障體系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近三年來,該支部累計培育藝術新苗1700余人次,藝術團受邀參加校內外展演30余場,斬獲省級以上榮譽21項,家長滿意度達99.9%,校園美育普及率實現(xiàn)100%覆蓋,以“培根鑄魂、啟智潤心”的生動實踐,譜寫著新時代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華彩樂章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