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目的
飼料原料及成品可攜帶和傳播非洲豬瘟病毒,。規(guī)范飼料生產、經營,、使用環(huán)節(jié)的管理,,對防控非洲豬瘟具有重要意義。為防范病毒污染飼料生產,、經營,、運輸環(huán)節(jié),經飼料途徑傳入生豬養(yǎng)殖場戶,,特制定本技術要點,。
2. 關鍵風險點
2.1 原料。飼料原料被非洲豬瘟病毒污染的潛在途徑較多:一是污染的豬血蛋白粉,、腸膜蛋白粉等豬源性原料,,直接攜帶病毒;二是谷物等原料,,在收割,、初加工、儲存等過程中被污染,;三是原料在供應商處儲存或加工過程中被污染,;四是原料在運輸過程中,因接觸被污染的運輸車輛或暴露于污染的環(huán)境而被污染,。
2.2 經營場所,。該場所聯系著眾多生豬養(yǎng)殖場戶,是人員,、車輛,、物資的交匯點,病毒交叉污染風險高,。
2.3 車輛,。運輸過病死豬、去過感染豬場或被污染的獸藥飼料等生產經營場所的車輛,,可傳播非洲豬瘟病毒,。
2.4 人員。接觸過病死豬,、污染豬肉或去過污染場所的員工或外來人員,,可傳播非洲豬瘟病毒。
2.5 物資及食材。來自疫區(qū),,或被運輸工具,、人員污染的物資及食材,可傳播非洲豬瘟病毒,。
3. 分區(qū)管理原則
可通過劃分“紅,、橙、黃,、綠”四個生物安全等級,進行飼料生產經營場所分區(qū)管理,,各分區(qū)間采用實體隔斷或明顯標識,,人員、物資等進入更高一級生物安全區(qū)域時,,需采取相應風險管控措施,。
3.1 紅區(qū)。飼料生產經營場所以外不可控區(qū)域,。
3.2 橙區(qū),。飼料生產經營場所原料車停車區(qū)、行駛通道,、卸料區(qū),、辦公區(qū)、生活區(qū),。
3.3 黃區(qū),。原料庫、筒倉,、投料,、輸送、粉碎,、配料等飼料調質之前工序所在區(qū)域,。
3.4 綠區(qū)。生產車間,、成品庫,、成品散裝倉、成品裝料和成品運輸車輛行駛區(qū)域,。
4. 進廠原料,、車輛、人員,、物資及食材控制(紅區(qū))
4.1 原料控制
4.1.1 供應商選擇,。選擇規(guī)模較大、非疫區(qū)的供應商,建立直采體系,,盡量減少同品種供應商的數量,,降低污染風險。
4.1.2 供應商審核,。建立供應商審核體系,,包括生物安全審核(對供應商的原料、加工工藝,、成品及廠區(qū)環(huán)境,、生物安全防護等進行全面考察評估,引導供應商做好生物安全管控,,排除非洲豬瘟病毒污染風險),。
4.1.3 原料選擇。優(yōu)先使用非疫區(qū)的原料,,疫區(qū)的原料需經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后方可采購,。盡量避免使用動物源性及豬源性原料,如需使用,,須經核酸檢測陰性,。
4.2 車輛控制
4.2.1 原料車輛。盡量選擇密閉,、防塵的車輛運輸原料,。車輛應沒有運輸過病死畜,裝車前充分清洗和消毒,。運輸車廂可用塑料布或帆布覆蓋封閉,,防止原料在運輸途中被污染。運輸過程中,,應盡量選擇避開疫區(qū),、生豬運輸密集路線。運輸司機全程盡量少下車,,避免在疫區(qū)或人員密集處停車,、吃飯。經過廠外洗消點嚴格清洗消毒,,在廠門口二次消毒后方可進廠,。
4.2.2 成品車輛。盡量選擇密閉,、防塵的車輛運輸成品,。應加強司機管控,包括下車地點及飲食,。應預先制定行車路線,,盡量避開疫區(qū)、生豬運輸密集路線。返回的車輛,,經過廠外洗消點嚴格的清洗消毒,,在廠門口二次消毒后方可進廠。
4.2.3 其他車輛,。限制其他車輛入廠,。如需進入的,須清洗消毒,。禁止其他車輛進入黃區(qū)和綠區(qū),。
4.3 人員
4.3.1 內部人員。盡量駐廠,、減少外出,,盡量減少接觸不明來源的動物源性制品,減少農貿市場接觸機會和群體性聚餐等高風險活動,。工作人員需經踩腳踏盆消毒、淋浴,、更換衣物鞋帽后進入并登記,。對于攜帶的物品,手機擦拭消毒,,其他物品熏蒸間臭氧消毒,,放入傳遞窗、開紫外燈消毒后進入,。盡量減少人員跨區(qū)流動,。
4.3.2 外來人員,。需經踩腳踏盆消毒,、洗手、穿戴鞋套,、隔離服后進入并登記,。對于攜帶的物品,需消毒后進入,。
4.4 物資及食材
4.4.1 生產物資,。飼料廠所用物資應定點采購,經消毒后方可入廠,。
4.4.2 食材采購,。減少外部豬肉采購,如采購需經檢測陰性,。所有食材特別是新鮮蔬菜應明確供應渠道,,避免接觸生鮮豬肉。
5. 原料處理(橙區(qū))
5.1 散裝原料
5.1.1 卸料。保持卸料口周邊整潔,、清潔,,不用或車輛經過時,使用坑蓋關閉卸料口,。卸料時,,避免原料接觸輪胎,保護散裝原料不受輪胎和車底盤等散落物污染,。
5.1.2 除塵,。玉米、小麥,、高粱,、大麥等谷物原糧,除雜后增加風選除塵,,降低粉塵攜帶,。
5.1.3 消毒。卸料結束后,,應對卸料口周邊及車輛行駛區(qū)域進行消毒,。
5.1.4檢測。有條件的,,原料進倉前可采樣檢測,。
5.1.5人員。司機全程不宜下車,。禁止不必要人員進入原料區(qū),。
5.2 袋裝原料
車輛不宜進原料庫,可通過設立中轉平臺,,將原料轉運至原料庫,。
6. 原料儲存(黃區(qū))
6.1 除中轉平臺口半封閉外,原料庫其余部分應全封閉,。所有門窗用鐵絲網封閉,,防止禽鳥進入原料庫。
6.2 大門安裝擋鼠板,,并定期進行滅鼠工作,。
6.3 除中轉叉車或轉運小車外,外部車輛禁止進入原料庫,,并定期對庫房內部道路或空載垛位進行消毒,。
6.4 禁止外部裝卸人員跨區(qū)進入原料庫。
6.5 不生產時,,原料投料口要用蓋板覆蓋,。
6.6 提倡豬用飼料原料獨立分區(qū)存放,,避免接觸其他動物源性飼料原料。
7. 飼料加工(綠區(qū))
7.1人員,。人員由橙區(qū)進入綠區(qū),,需經踩腳踏盆消毒、淋浴,、更換衣物鞋帽后進入,。手機擦拭消毒后方可帶入。人員盡量少接觸滅菌后飼料,,如需清理或維修調質后端設備,,做好消毒。
7.2 物資,。綠區(qū)所需維修等物資,,需經消毒后進入。
7.3 生產線,。豬飼料生產線最好為獨立生產線,,避免接觸其他動物源性飼料原料。
7.4 調質,。維持較高調質溫度和時間(如85℃,、3分鐘),殺滅原料中可能攜帶的病毒,。
7.5 冷卻。冷卻器進風處增加初效空氣過濾,,避免高溫調制后顆粒冷卻過程中被車間粉塵等造成二次污染,。
8. 成品儲存與運輸(綠區(qū))
8.1 儲存
8.1.1 散裝料。提倡使用散裝料,,散裝料直接進入散裝倉,,可降低外部包裝和環(huán)境污染風險。
8.1.2 袋裝料或噸包,。有條件的,,宜對外包裝檢測,合格的進入成品庫,。除中轉平臺口半封閉外,,成品庫其余部分宜全封閉,所有門窗用鐵絲網封閉,,防鼠防鳥,。
8.2 運輸
8.2.1 使用清潔、專業(yè)車輛進行成品運輸,。
8.2.2 散裝成品飼料運輸全程加裝鉛封,,同時密封下料口,,避免運輸途中飼料和下料口污染。
8.2.3 袋裝或噸包飼料的運輸,,應全程加蓋塑料布和帆布覆蓋封閉,,密閉運輸。
8.2.4 飼料宜先從飼料生產車間運送到安全的,、無污染的飼料中轉站,,不宜直接運送進豬場。有條件的,,隨車配置GPS實時監(jiān)控,。
8.3 返回車輛
8.3.1 由豬場返回車輛,按照進廠成品車輛進行管控,。
8.3.2 對散裝車輛,,應檢查鉛封是否與離廠時一致,確保沒有被打開過,。
8.3.3 禁止包裝袋重復使用,。如重復使用,應徹底清洗和消毒,。一般不重復使用包裝袋,。
9. 飼料中轉站和經營場所
9.1 飼料中轉和經營場所按照飼料成品儲存進行綠區(qū)管理。飼料儲存區(qū)與生活區(qū)應設實體隔斷,,進行封閉管理,。有條件的,爭取做到人員和車輛單向流動,。儲存區(qū)工具等物品專用并定期消毒和檢測,。避免老鼠、貓和鳥等野生動物接觸此區(qū)域,。
9.2 對需進入儲存區(qū)的人員,、物資和接觸飼料的裝卸人員、工具進行重點監(jiān)控,,接觸飼料前應進行采取防護措施,,如淋浴、更換衣物,、鞋帽或穿戴隔離服等,。直接接觸飼料的,宜采樣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后,,方可操作,。
9.3 對儲存區(qū)、生活區(qū)以及接觸飼料的工具,、物資,、人員,、車輛進行定期消毒、監(jiān)測,,推薦2天1次,。
10. 監(jiān)測與記錄
10.1 原料供應商采樣監(jiān)測
10.1.1采樣頻率,。1次/周(視外部大環(huán)境情況調整頻率),。
10.1.2 采樣方法。地面樣品使用4層紗布,,用大面積采樣器(夾布拖把,,規(guī)格15×30厘米)在地面上推動擦拭,,盡量增加采樣面積;其他區(qū)域使用10×10厘米的紗布擦拭,。
10.1.3 采樣位點,。大門口、地磅,、原料卸貨區(qū),、原料庫(地面、包裝袋),、生產區(qū),、成品庫(地面、包裝袋),、成品裝料區(qū),。
10.2 進廠車輛采樣監(jiān)測
10.2.1采樣頻率。1次/輛,。
10.2.2采樣方法,。清洗消毒靜置后,使用浸有PBS緩沖液的10×10厘米紗布擦拭,。
10.2.3采樣位點。散裝成品車輛:下料口,、車頂,、輪胎、駕駛室(司機手腳放置區(qū)),;袋裝成品車輛:車廂內,、輪胎、駕駛室(司機手腳放置區(qū)),;原料車輛:車廂,、輪胎、駕駛室(司機手腳放置區(qū)),。
10.3 進廠物資及食材采樣監(jiān)測
10.3.1 采樣頻率,。每次消毒后采樣,。
10.3.2 采樣方法。進廠物資,、食材經過熏蒸或臭氧消毒結束后,,使用浸有PBS緩沖液的10×10厘米紗布擦拭。
10.3.3 采樣地點,。物資,、食材表面全覆蓋。
10.4 進廠人員采樣監(jiān)測
10.4.1 采樣頻率,。內部人員:1次/周,;外部人員:每次進入時(視外部大環(huán)境情況調整頻率)。
10.4.2 采樣方法,。使用浸有PBS緩沖液的10×10厘米紗布擦拭,。
10.4.3 采樣位點。頭發(fā),、面部,、手、上衣,、褲子,、鞋面、鞋底,。
開展以上監(jiān)測時,,每次可以采用5?10個樣品混樣檢測。
10.5 廠內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
10.5.1 采樣頻率,。1次/周(視外部大環(huán)境情況調整頻率),。
10.5.2 采樣方法。地面樣品使用4層紗布,,用大面積采樣器(夾布拖把,,規(guī)格15×30厘米)在地面上推動擦拭,盡量增加采樣面積,;其他區(qū)域使用10×10厘米的紗布擦拭,。
10.5.3 采樣位點。橙區(qū):地磅,、卸料區(qū),、辦公區(qū)、生活區(qū),;黃區(qū):原料庫地面,、原料外包裝、投料口,;綠區(qū):制粒機平臺,、打包區(qū),、成品庫地面、成品外包裝,。
10.6 散裝原料
10.6.1 采樣頻率,。1次/車。
10.6.2 采樣方法,。進原料倉前流管處安裝連續(xù)性采樣器采樣或出雜口使用布條采樣,。
10.6.3 采樣位點。進原料倉前流管處或出雜口,。
10.7 袋裝原料
10.7.1 采樣頻率,。1次/批次。
10.7.2 采樣方法,。投料口安裝連續(xù)性采樣器采樣,。
10.7.3 采樣位點。投料口,。
10.8 成品
10.8.1 采樣頻率,。1次/批次(每個料號1次)。
10.8.2 采樣方法,。使用浸有PBS緩沖液的10×10厘米紗布擦拭,。
10.8.3 采樣位點。成品打包口內壁,、散裝成品倉下料口內壁,。
11. 異常處置
在飼料生產經營環(huán)節(jié)檢出非洲豬瘟核酸陽性的,應立即報告當地獸醫(yī)主管部門,,并采取以下措施,。
11.1 溯源調查。針對原料,、車輛,、人員、物資及食材進行采樣監(jiān)測,。查看各項記錄表,,分析異常樣品出現前與外界接觸的原料、車輛,、人員、物資及食材,、環(huán)境等環(huán)節(jié),,及時采取應對措施。
11.2 原料供應商,。立即停止供貨,,同時與供應商溝通對異常區(qū)域的處理措施,,經過生物安全評估后,再確定是否繼續(xù)合作,。
11.3 儲存區(qū)域,。立即對問題區(qū)域進行清理消毒,直至檢測正常,。
11.4 人員,。調查其近期活動軌跡,并對其在廠內活動區(qū)域進行清理消毒,。
11.5 物資及食材等,。對設施設備,須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,;對食材等物品,,應進行銷毀處理,并對儲存區(qū)域消毒,。
11.6 進廠車輛,。調查近期活動軌跡,對其廠內活動區(qū)域進行徹底消毒,,對車輛進行徹底清洗消毒,,直至核酸檢測陰性后重新合作。
11.7 進廠原料,。停止使用并物理隔離異常批次原料,,同時進行風險評估。經評估有疫情傳播風險的,,應予銷毀處理,;傳播風險可控的,應對該批次原料采取靜置,、熱處理等措施(原料加熱到60℃保持30分鐘,,或高溫80?90℃保持3分鐘以上,或在常溫,、干燥隔離庫房中將原料隔離放置45天以上,,飼料成品同樣適用),同時跟蹤使用該批原料生產的成品及發(fā)貨情況等,,停止發(fā)貨和使用,;對已經采食豬群進行跟蹤監(jiān)測。
11.8 飼料成品,。停止使用并物理隔離異常批次飼料,,同時進行風險評估。經評估有疫情傳播風險的,應予銷毀處理,;傳播風險可控的,,應對該批次飼料采取靜置、熱處理等措施,。對已發(fā)貨成品,,應立即停止使用、就地銷毀,,同時跟蹤已經采食豬群健康狀況,。
文章來源:農業(yè)農村部
申明:本站點的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網站的轉摘,可能部分來源和作者名字不詳細,。如果侵犯您的個人利益,,請來電或者來信告之,我們將及時刪除并表示歉意,。
本網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據等僅供參考,,本網站所載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作者本人的客觀分析,公司并不對相關資料的準確性,、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,,也不對相關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