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,我國部分養(yǎng)殖和屠宰企業(yè)自建的檢測實驗室存在選址布局不合理,、檢測操作不規(guī)范,、交叉污染重、檢出結果不準確等問題,。為規(guī)范養(yǎng)殖和屠宰企業(yè)檢測實驗室建設運行,,提升非洲豬瘟檢測能力,及時有效管控非洲豬瘟發(fā)生傳播風險,,特制定本規(guī)范,。
1. 選址布局
1.1 養(yǎng)殖場的檢測實驗室應建在場區(qū)之外,屠宰企業(yè)的應建在生產(chǎn)區(qū)之外,。
1.2 宜為獨立建筑物,。與其他區(qū)域共用建筑物的,應自成一區(qū),,設在建筑物一端或一側,。
1.3 與建筑物其他部分相通時,應設可自動關閉的門,。
1.4 排污排水便利,,便于集中收集和處理。
1.5 根據(jù)所使用的檢測方法,,確定實驗室布局,。如需提取核酸,至少將其隔成3間,,包括樣品處理室(含核酸提?。⒃噭蕚涫遥êw系配制)和擴增室,。如不需提取核酸,,至少將其隔成2間,包括試劑準備室(含體系配制)和擴增室,。
1.6 實驗室入口處應有明顯的生物安全標識,。
2. 室內建設
2.1 室內高度
凈高一般不應低于2.6米。
2.2 設施與環(huán)境要求
2.2.1 實驗室門口處設掛衣裝置,個人服裝與實驗室工作服應分開放置,。
2.2.2 樣品處理室,、擴增室應設洗手池,在靠近出口處,,宜安裝感應水龍頭和干手器,。
2.2.3 地面應采用無縫的防滑、耐腐蝕材料鋪設,,易于清潔消毒,。
2.2.4 踢腳板應與墻面齊平,并與地面為一整體,。
2.2.5墻面,、頂棚的材料應光滑防水,易于清洗消毒,、耐消毒劑的侵蝕,、耐擦洗、不起塵,、不開裂,。
2.2.6 排出的下水應收集處理。
2.2.7 圍護結構表面的所有縫隙應密封,。
2.2.8 如果有可開啟的窗戶,,應設置可防蚊蟲的紗窗。
2.2.9 實驗臺應牢固,,高低大小適合工作需要且便于操作和清潔,。面應防水、耐腐蝕,、耐熱。
2.2.10 實驗室應安裝空調設備,,能夠控制溫濕度,。
2.2.11 實驗室內應保證適當亮度的工作照明,避免反光和強光,。
3. 儀器設備
3.1 病原學檢測
微量移液器,、冰箱、離心機(適合2mL離心管,,轉速可達12000rpm),、微型離心機(用于PCR管離心)、水浴鍋,、組織勻漿機,、熒光PCR儀、生物安全柜,、核酸提取儀(選配),、高壓滅菌器,、旋渦振蕩器等。
3.2 血清學檢測
單道微量移液器,、多道微量移液器,、冰箱、溫箱,、離心機(可使用2mL離心管,,轉速可達3000rpm)、酶標儀,、洗板機,、高壓滅菌器、微量振蕩器等,。
4. 人員管理
4.1 應設專職人員負責生物安全,、消毒等日常監(jiān)督管理工作。
4.2 應有專職的檢測技術人員,。檢測人員具有獸醫(yī),、生物或者相關專業(yè)的學習背景。
4.3 檢測人員應接受過檢測工作培訓和生物安全培訓,,且考核合格后上崗,。
4.4 實驗室人員應具備良好的職業(yè)操守、責任意識和生物安全防范意識,,能夠嚴格遵守實驗室各項規(guī)章制度,。
4.5 企業(yè)應定期組織檢測人員參加外部機構組織的相關技術培訓。
5. 制度建設
實驗室應建立實驗室人員管理,、生物安全管理,、儀器設備管理、試劑管理,、檔案管理,、樣品采集及保存、檢測操作規(guī)程,、檢測記錄,、衛(wèi)生清潔、防核酸污染,、廢棄物及污染物處理等制度,。
6. 安全防護
6.1 實驗室應設有危險品存放,以及防火,、防盜,、防雷擊和廢物廢水處理等設施。
6.2 實驗室應配備口罩、手套,、工作服,、帽子、鞋套等人員防護用品,。
6.3 實驗室應定期消毒,。
文章來源:農(nóng)業(yè)農(nóng)村部
申明:本站點的部分文章來源于其他網(wǎng)站的轉摘,可能部分來源和作者名字不詳細,。如果侵犯您的個人利益,,請來電或者來信告之,我們將及時刪除并表示歉意,。
本網(wǎng)站所載的各種信息和數(shù)據(jù)等僅供參考,,本網(wǎng)站所載的觀點和判斷僅代表作者本人的客觀分析,公司并不對相關資料的準確性,、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,,也不對相關資料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任何法律責任。